期刊简介

               中国科协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传染病、 寄生虫病专业学术期刊。主要报道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包括临床各科内各种感染性疾病)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及与传染科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交流中医、中西医结合的临床经验,介绍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和国际上有关传染病(感染性疾病)研究的新进展。主要设有述评、专论、基础论著、临床论著、综述、讲座、临床病理(病例)讨论、国际交流、病例报告、会议纪要及国内外学术动态等栏目。主要读者对象为广大的传染病(感染病)科医师。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传染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0-668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365/R

邮发代号: 4-352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3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传染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传染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0-6680
  • 国内刊号:31-1365/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中华传染病杂志2017年第4期文章
  • 青蒿琥酯治疗恶性疟患者引起过敏反应一例

    患者男,54岁,广西壮族自治区上林县人.患者于2014年9月12月在非洲喀麦隆从事野外淘金工作,分别于2014年10月15日及2014年11月17日有2次疟疾发作史,疟原虫虫种不祥,在当地采用静脉注射青蒿琥酯(具体用药不祥)治疗后,每次用药后不久均出现整个颜面水肿、吞咽不畅的现象,采取简单的对症治疗后过敏反应消失,第2天继续使用青蒿琥酯治疗直至疟疾症状好转均未再出现过敏反应.......

    作者:覃宇城;卢愈新;谢燕飞;韦晓声;宋启灵;蒙靖芹;邹春燕;黄亚铭 刊期: 2017- 04

  • 伤寒沙门菌败血症并胸椎脓肿一例

    患者男,73岁.因间断发热、胸背部痛40d,寒战高热1d于2016年3月12日入住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患者入院40d前开始出现畏寒、发热,体温波动在38.5℃左右,伴胸背部疼痛,无流涕,无咳嗽、咳痰,在当地医院给予对症治疗(具体用药不详),体温有所下降.上述症状时轻时重,20余天前再次出现畏寒、发热,体温达40.0℃,伴胸背部疼痛,伴轻度胸闷,至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治疗,胸部CT显示......

    作者:刘雯;臧珂;杨晓艳;张国强 刊期: 2017- 04

  •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活性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及其在伯氨喹治疗疟疾中的应用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陷是一种由于G6PD基因突变引起的X染色体连锁的基因遗传病,其可以引起G6PD发生不同程度的失活,从而导致一系列生物化学改变和临床表现.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在受某些因素诱发后出现急性溶血性贫血和新生儿黄疸病[1].早期研究发现,G6PD酶缺乏症的分布区域与疟疾的流行区域相似[2],且G6PD缺陷者抵抗疟原虫感染的能力似乎强于正常人群[3].G6PD缺陷主要分布......

    作者:于凤婷;杨思园;王凌航 刊期: 2017- 04

  • 感染性动脉瘤的诊治进展

    1885年,Osler[1]在《恶性心内膜炎》的演讲中首次描述感染性动脉瘤(mycoticaneurysm,MA)这一疾病并沿用至今.MA在过去曾被认为是一种罕见疾病,但随着诊断技术的发展,科学家们已逐渐认识到它的真实发病率可能被大大低估.虽然近年来对MA的诊治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但由于其临床症状多不典型常易误诊、瘤体破裂发生率高,且患者年龄偏大多伴有基础疾病、手术风险极大,因此病死率依然居高不下......

    作者:朱丽莹;岳巧艳;张彦亮 刊期: 2017- 04

  •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相关神经认知障碍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

    HIV不但攻击外周免疫系统,而且会入侵中枢神经系统(CNS)而引起神经认知功能障碍,临床上称为HIV相关神经认知障碍(HIV-1associatedneurocognitivedisorder,HAND).随着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c-ART)的广泛开展,艾滋病患者的病死率下降了50%,HAND中常见的HIV相关痴呆的发病率也下降40%~50%[1].现将HAND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聂静敏;蔡卫平;郭朋乐;杜佩珊;陈谐捷;冯理智;何浩岚 刊期: 2017- 04

  • 手足口病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10、白细胞介素-13和γ干扰素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手足口病主要病原为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可引起患儿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疹和疱疹等[1],部分可引起脑干脑炎、肺水肿、心肌炎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本研究观察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并经病原学确诊的248例手足口病患儿,探讨手足口病患者血清细胞因子IL-10、IL-13和γ干扰素变化与临床病情的关系.......

    作者:谢松松;朱庆峰;左维泽 刊期: 2017- 04

  • 重症监护病房鲍曼不动杆菌血流感染发生率、菌株耐药性、抗菌药物使用及预后分析

    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baumannii,Ab)具有快速获得和传播耐药性的能力,近年来,其多重耐药、广泛耐药和全耐药菌株逐渐呈世界性流行,已成为ICU获得性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1].随着耐药性的增加,常规抗菌药物治疗往往难以奏效,其感染也成为全球抗感染领域的重大挑战[1].鲍曼不动杆菌血流感染(Acinetobacterbaumanniibloodstreaminfecti......

    作者:高婧;李伟;王昊;崔毅;尹梅;单悌超;张帆;秦伟栋;陈晓梅;翟茜;丁士芳;吴大玮 刊期: 2017- 04

  • 梅毒螺旋体感染孕产妇所生新生儿127例随访分析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性传播疾病之一,梅毒螺旋体能够通过母婴途径传染给胎儿,可导致严重的不良妊娠结局.近年来,我国梅毒发病率不断上升,其中以孕产妇为常见,若对此类人群未做及时干预,可导致新生儿出现先天梅毒症状[1].因此预防和控制妊娠梅毒,减少梅毒的母婴传播,防治先天梅毒的发生,降低梅毒对儿童的伤害,已成为国家基本公共卫生的重大项目之一.为了解梅毒母婴传播的特点,探讨相关......

    作者:俞晓燕;徐海耿;周晓峰;姚贤儿;林振浪 刊期: 2017- 04

  • 2009年至2015年江苏省部分地区寄生虫病临床分析

    江苏省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的总感染率为9.26%[1],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境外输入与国内人口流动导致本地区传播的寄生虫病患者数逐渐增多.江苏省2011年至2014年疟疾患者达1268例,且2015年输入性疟疾患者较2014年上升14.1%[2-3],此外还出现输入性非洲锥虫病[4].本研究对2009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寄生虫病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旨在了解江......

    作者:金柯;胡南南;刘源;韩亚萍;岳明;艾宇洁;李军 刊期: 2017-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