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科协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传染病、 寄生虫病专业学术期刊。主要报道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包括临床各科内各种感染性疾病)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及与传染科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交流中医、中西医结合的临床经验,介绍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和国际上有关传染病(感染性疾病)研究的新进展。主要设有述评、专论、基础论著、临床论著、综述、讲座、临床病理(病例)讨论、国际交流、病例报告、会议纪要及国内外学术动态等栏目。主要读者对象为广大的传染病(感染病)科医师。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传染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0-668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365/R

邮发代号: 4-352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3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传染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传染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0-6680
  • 国内刊号:31-1365/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中华传染病杂志2013年第7期文章
  • 乙型肝炎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中期并发肝性脑病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HBV相关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ACLF)中期并发肝性脑病的危险因素,便于临床预防干预.方法287例HBV相关ACLF中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年龄、性别、糖尿病、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肺部感染、Alb、球蛋白、TBil、ALT、AST、γ-GT、碱性磷酸酶、总胆固醇、胆碱酯酶、血Cr、PTA、国际标准化比值、甲胎蛋白、HBVDNA载量、血钾、血......

    作者:林明华;高海兵;潘晨;周锐;林太杰;王香梅;李孝楼 刊期: 2013- 07

  • 婴儿出生时乙型肝炎e抗原对联合免疫应答的影响

    目的探讨婴儿出生时HBeAg对联合免疫应答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在东南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妇产科出生时HBeAg阳性非官内感染婴儿120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HBeAg阴性88名婴儿为对照组,两组婴儿在出生即刻及出生后15d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200IU,并按常规分别在婴儿出生时(0)、1和6个月注射基因重组乙型肝炎疫苗(CHO细胞)20μg.所有婴儿于出生后未免疫预防前采......

    作者:岳欣;江红秀;韩国荣;阚乃颖;王艳 刊期: 2013- 07

  • 乙型肝炎病毒自发阴转的急性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和病毒标志物动态变化特征

    对于既往无肝炎病史的初发乙型肝炎患者,临床医师有时难以在病程早期对患者做出是急性乙型肝炎(AHB)还是慢性乙型肝炎急性发作的诊断,而两者的抗病毒治疗方案完全不同,前者不必采取抗病毒治疗,后者则需采取积极的抗病毒治疗措施.因此,有必要深入了解AHB肝功能变化规律和病毒动态变化特征,以期在早期予以鉴别,避免不必要的长期抗病毒治疗.本研究观察87例散发的成人AHB患者肝功能、HBV血清学标志物及HBVD......

    作者:柳龙根;邵幼林;张锁才 刊期: 2013- 07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乙型肝炎病毒共价闭合环状DNA与血清HBV DNA、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的相关性

    抗病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药物主要有IFN和核苷(酸)类似物两大类,其中核苷(酸)类似物可大限度地抑制血清HBVDNA.本研究通过定量检测CHB患者肝组织中HBVcccDNA,并与血清中HBVDNA、HBV血清学标志物进行相关性分析,以期对CHB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王晓英;佘会元 刊期: 2013- 07

  • 泰州市152例慢性丙型肝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HCV感染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全球超过1.7亿人为慢性HCV感染者,我国约有1000万[1].在发生慢性感染的患者中,15%~30%在随后30年可进展至肝硬化[2].在发生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中,每年有1%~3%的患者发展为包括肝细胞癌在内的各种并发症[3].使用足够剂量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利巴韦林治疗1年,持续病毒学应答率可达54%~56%[1].但丙型肝炎患者症状隐匿,HCV感染的及......

    作者:徐洪涛;肖丽;李阳;张晶;王变;何义林;耿爱文;沈美龙;咸建春 刊期: 2013- 07

  • 替比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人类白细胞抗原Ⅰ及肿瘤坏死因子相关性凋亡诱导配体的变化

    HBV感染的机制复杂,其中机体免疫清除病毒的能力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既能够控制病毒的复制和清除、促进病情恢复和使机体产生保护性的免疫应答,也会导致炎性损伤迁延不愈.可溶性人类白细胞抗原Ⅰ(sHLA-Ⅰ)类分子是肝细胞破坏时的释放物,除反映肝细胞损伤外,还是一种重要的免疫调节物质[1-2].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相关性凋亡诱导配体(sTRAIL)对正常生理状态下的机体组织没有毒性,病理状态下被激活参与机......

    作者:王煜;王海燕;王琦;闫跃武;刘娅;张爱芸 刊期: 2013- 07

  • 播散性卡介菌病23例分析

    目的探讨播散性卡介菌病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收集2006年3月至2011年6月在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诊断的播散性卡介菌病患儿23例,评价诊断标准,分析临床特点、免疫缺陷、治疗和预后.结果23例患儿中,男13例,女10例.首诊年龄为2个月~5岁,中位年龄14.5个月.临床表现发热23例、盗汗15例.23例患儿均进行胸腹部CT检查,均发现肺内实质浸润或粟粒样病灶伴肺门、纵隔和腹腔淋巴结肿......

    作者:卢水华;李涛;席秀红;郭建;黄富礼;张文宏;刘旭晖;范小勇 刊期: 2013- 07

  • 乙型肝炎患者治疗期间病毒基因分型与YMDD变异的相关性

    为了解不同HBV基因型乙型肝炎患者经拉米夫定治疗与序贯治疗后发生YMDD变异的频率,本研究对224例乙型肝炎患者进行病毒基因分型及不同治疗时期YMDD变异检测,探讨其之间的相关性.对象与方法一、研究对象2002年8月至2011年7月大连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乙型肝炎患者224例均诊断符合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1].分组方法:从随机数表中任选3列,组成一个三位数,每个随机数的行数与其编号相对应.......

    作者:石铭;王楠;花艳艳;韩博 刊期: 2013- 07

  • 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基线丙氨酸转氨酶水平与YMDD变异的相关性

    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效果显著,具有降低HBVDNA、促进HBeAg血清学转换、改善肝组织炎性坏死、延缓肝纤维化进程的作用,但长期应用易发生YMDD变异[1].常见突变位点为rtM204V/I,突变病毒因具备一定的复制能力,而且对拉米夫定不敏感,导致患者对拉米夫定耐药,引起HBVDNA水平反跳,ALT复升,使患者进行再治疗的难度增加.本研究探讨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发生YMDD变异的相关影响因素......

    作者:刘兴祥;徐云芳;李桂珍;王兴亮 刊期: 2013- 07

  • 干扰素λ1对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青少年患者树突状细胞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干扰素λ1对慢性HBV感染青少年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来源树突状细胞(DC)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慢性HBV感染青少年患者34例,其中免疫耐受期18例,免疫清除期16例;设健康对照者10名.采集外周血分离PBMC,分3组体外培养PBMC诱导成熟DC,干扰素λ1培养组:仅加入干扰素λ1;常规培养组:加入重组人IL-4和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联合培养组:加入......

    作者:周俊英;周东方;胡朝刚 刊期: 2013- 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