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科协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传染病、 寄生虫病专业学术期刊。主要报道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包括临床各科内各种感染性疾病)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及与传染科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交流中医、中西医结合的临床经验,介绍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和国际上有关传染病(感染性疾病)研究的新进展。主要设有述评、专论、基础论著、临床论著、综述、讲座、临床病理(病例)讨论、国际交流、病例报告、会议纪要及国内外学术动态等栏目。主要读者对象为广大的传染病(感染病)科医师。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传染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0-668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365/R
邮发代号: 4-352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3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84
-
1985
-
1986
-
1987
-
1988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华传染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0-6680
- 国内刊号:31-1365/R
- 出版周期:月刊
-
慢性乙型肝炎合并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易患糖尿病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49例肝炎合并2型糖尿病的患者及随机选取的51例普通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对照,进行非条件逻辑逐步回归分析.结果经单因素非条件逻辑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糖尿病家族史、合并脂肪肝、病毒定量、ASTALT比值、γ-GT、白蛋白与球蛋白比值是慢性乙型肝炎合并糖尿病的危险因素,AST/ALT比值为保护因素.多因素非条件逻辑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合并脂肪肝、病......
作者:谢婵;张立伐 刊期: 2007- 07
-
小剂量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对HBV DNA水平的动态影响
有研究报道,对HBsAg阳性孕妇,于妊娠后3个月每月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200U或400U,可明显降低HBV的母婴传播[1].......
作者:孙玉革;韩忠厚;王贵强;刘平;赵培利;魏淑霞;乌庆有;王淑兰;王秀珍 刊期: 2007- 07
-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或艾滋病患者机会性感染和菌群分布特点
目的了解柏林HIV-1感染者或AIDS患者机会性感染的菌群分布特点,及其与CD4+细胞数、病毒载量的关系.方法将2000年5月至2001年4月在德国柏林VivantesAuguste-Viktoria医院收治的269例患者,于入院当天采用FACScan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4-细胞数和RT-PCR检测血浆HIV-1病毒载量.机会性感染以出院诊断为准,根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确诊.结果84例出现过......
作者:陈友鹏;赵介;梁旭竞;TRAEDER Christian;唐永煌;ARAST(E)H Keikawus 刊期: 2007- 07
-
上海地区艾滋病患者机会性感染的临床特征和影响预后的因素
目的探讨AIDS患者机会性感染的临床特征和预后因素.方法用Logistic回归的方法,分析42例病原明确的AIDS合并机会性感染患者临床资料和影响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结果细菌性感染是AIDS患者机会性感染的第1位病因,占57.1%;多种病原同时感染率为83.3%;且多个部位同时感染率为57.1%.机会性感染与CD4+T淋巴细胞数的高低相关.结论CD4+T淋巴细胞数是影响AIDS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
作者:孙洪清;巫善明;陈良;董婕;黄琴;徐伟民 刊期: 2007- 07
-
白细胞介素-12B+1188位点基因多态性与乙型肝炎病毒宫内感染的关系
目的分析IL-12B基因3'非翻译区(UTR)+1188(A/C)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HBV宫内感染易感性的关系,探讨高危儿童发生宫内HBV感染的易感因素.方法母亲为HBV携带[HBsAg和(或)HBeAg阳性,或HBVDNA阳性]所生新生儿,出生后按程序进行主、被动联合免疫,出生时外周静脉血HBsAg和(或)HBVDNA阳性,并持续6个月以上者为宫内感染组,共70例;出生时及后期随访中......
作者:葛艳玲;朱启殚;王建设 刊期: 2007- 07
-
非生物人工肝联合肝移植治疗中晚期慢性重型肝炎
目的评价非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联合肝移植治疗中晚期慢性重型肝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ALSS联合肝移植治疗28例中晚期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观察治疗前后各项临床指标的变化与疗效,并就治疗后生存率与同期内科治疗组99例患者、内科联合ALSS治疗组30例患者比较.数据行t和x2检验.结果28例患者共成功进行57次ALSS治疗,TBil、PT、胆汁酸、BUN、Cr、血氨等指标明显好转(P<0.0......
作者:夏杰;向德栋;杨占宇;张南;郭鹏;周吉军;王宇明 刊期: 2007- 07
-
脂肪肝及其相关因素对联合抗病毒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效果的影响
目的研究脂肪肝等相关因素对慢性内型肝炎联合抗病毒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98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酶免疫法检测HCV基因型,B型超声诊断脂肪肝,计算患者体质指数、腰臀比、胰岛素抵抗稳态评估模型指数(HOMA-IR),PCR法检测HCVRNA水平,化学发光仪检测血清胰岛素水平.多元逻辑回归等方法分析脂肪肝及其相关因素对抗病毒疗效的影响.结果98例患者中,HCV基因......
作者:于建武;王贵强;赵勇华;李树臣 刊期: 2007- 07
-
拉米夫定耐药患者乙型肝炎病毒的基因突变
目的了解在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过程中出现拉米夫定耐药患者的HBVYMDD突变模式及其特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44例在拉米夫定治疗过程中出现耐药突变的慢性乙型肝炎病例,用基因芯片法检测YMDD突变类型,并分析不同突变类型的特点.结果444例拉米夫定耐药患者的YMDD突变类型分别为:YVDD突变185例,其中合并L180M突变94例;YIDD突变216例,其中合并L180M突变34例;YVDD突变......
作者: 刊期: 2007- 07
-
严重肝病患者静脉误用二甘醇中毒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严重肝病患者静脉误用二甘醇后中毒的临床特点,探讨其中毒的可能相关因素.方法使用病例分析方法,分析静脉注入二甘醇的64例患者的临床及病理特点;应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比较二甘醇中毒组与无中毒组临床特点的差异,分析发生中毒的可能相关因素.结果15例患者发生二甘醇中毒,且都出现少尿型急性肾功能衰竭.其中11例出现消化道症状或消化道症状加重;10例出现神经系统受损,以颅神经及外周神经为主;13例发生代......
作者:林炳亮;崇雨田;谢奇峰;赵志新;李建国;娄探奇;高志良 刊期: 2007- 07
-
淋病奈瑟球菌表面蛋白A基因疫苗的构建及其诱导小鼠的免疫应答
目的构建淋病奈瑟球菌表面蛋白A(NspA)基因疫苗,并接种小鼠,评价其诱导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方法将NspA基因插入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中,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NspA,并经PCR、双酶切及测序鉴定.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NspA基因转染细胞后mRNA和蛋白的表达.以pcDNA3.1(+)/NspA重组质粒免疫45只雄性......
作者:谢良伊;胡四海;唐湘云;杨胜辉;余敏君;韩福郎 刊期: 2007- 07
动态资讯
- 1 瘤型麻风二例
- 2 乙型肝炎病毒前S1蛋白反式激活基因5在酵母细胞中的表达
- 3 微小核糖核酸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 4 A群脑膜炎奈瑟氏菌杀菌抗体的测定与发病关系的研究
- 5 沙眼衣原体与宿主细胞作用相关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
- 6 HCV C-Fc融合基因修饰的树突状细胞疫苗抗HCV功能研究
- 7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血清中双突变X抗原/抗体的检测及意义
- 8 干扰素治疗尖锐湿疣患者血NK细胞、T淋巴细胞表型分布及白介素-2的水平
- 9 艾滋病合并多种机会感染及颅内淋巴瘤一例
- 10 登革热的防治与挑战
- 11 甲状腺自身免疫性抗体与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相关性分析
- 12 壳多糖酶3样蛋白1在肝纤维化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 13 重型肝炎、肝硬化合并医院感染52例
- 14 λ干扰素在丙型肝炎中的研究进展
- 15 小儿卡介苗接种不良反应73例临床分析
- 16 64例成人麻疹患者临床及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 17 组织胞浆菌病
- 18 HBeAg水平与免疫清除期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病理关系
- 19 天津某医院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暴发期间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 20 上海地区儿童化脓性链球菌的红霉素耐药基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