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科协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传染病、 寄生虫病专业学术期刊。主要报道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包括临床各科内各种感染性疾病)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及与传染科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交流中医、中西医结合的临床经验,介绍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和国际上有关传染病(感染性疾病)研究的新进展。主要设有述评、专论、基础论著、临床论著、综述、讲座、临床病理(病例)讨论、国际交流、病例报告、会议纪要及国内外学术动态等栏目。主要读者对象为广大的传染病(感染病)科医师。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传染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0-668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365/R
邮发代号: 4-352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3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84
-
1985
-
1986
-
1987
-
1988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华传染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0-6680
- 国内刊号:31-1365/R
- 出版周期:月刊
-
瞬时弹性记录仪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抗病毒治疗中的价值
瞬时弹性记录仪(FibroScan)检测是利用超声技术发明的一种无创检测肝组织纤维化程度的新方法,其检测结果为弹性值(FS值),具有快速、无创、易重复等优势.对于诊断肝纤维化和早期肝硬化,传统的无创诊断方法存在一定局限性,结合瞬时弹性记录仪检测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1-2].本研究旨在探讨瞬时弹性记录仪检测在慢性HBV感染者抗病毒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刘国旺;李谦;唐克诚;袁桂玉;曹武奎 刊期: 2012- 08
-
慢性乙型肝炎经治患者核苷类药物再治疗的效果与耐药分析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经治患者核苷类药物(NA)再治疗的效果及其耐药情况.方法104例研究对象为初次无间断NA单药治疗至少3个月、停药后再次NA治疗至少1年的CHB患者.分为3组:A组39例,停药时已达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的停药标准;B组33例,停药时未达到停药标准但HBVDNA<1.0×103拷贝/mL;C组32例,停药时未达到停药标准且HBVDNA>1.0×103拷贝/mL.比较基线......
作者:谢榕;江建宁;苏明华;刘志红;钟少华;何丽霞;梁延秀;黄小红;郭稳稳;符武岛;胡家光;祝美琴 刊期: 2012- 08
-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129例患者肝组织学影响因素分析
临床上,ALT≥2×正常值上限(ULN)常作为抗病毒治疗的重要指征之一[1-3],但肝组织病理学检查是判断肝脏炎症活动度和纤维化程度的金标准.本研究将129例未经抗病毒治疗的慢性HBV感染者作为研究对象,行肝组织病理学检查,分析影响其病变程度的相关因素.......
作者:柯晶;谢琴秀;张亚飞;胡向阳;江晓平 刊期: 2012- 08
-
外周血淋巴细胞参数LYMPH-Y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中的变化及应用价值探讨
淋巴细胞在机体免疫系统中起重要作用,机体未受到刺激时其大部分处于静止期和记忆状态[1].HIV感染机体后,侵犯血液系统的CD4+T淋巴细胞,造成其数量减少,并产生一系列抑制信号[2],进而使淋巴细胞失能、凋亡,抑制其细胞周期及自我更新.失能、凋亡的淋巴细胞及效应淋巴细胞抑制核酸及蛋白质的合成,从而使其核酸含量发生相应变化[3],因此淋巴细胞核酸含量与免疫功能有着必然的联系.......
作者:胡型忠;孙素玉;潘晓荷;林晓;崔小亚;滕龙 刊期: 2012- 08
-
Th17细胞在慢性乙型肝炎及其重症化中的变化
目的探讨Th17细胞在慢性乙型肝炎(CHB)及其重症化中的变化.方法收集CHB患者32例(CHB组)、HBV相关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ACLF)患者44例(ACLF组)及健康对照者20名(健康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h17细胞频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IL-17mRNA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肝组织内IL-17+细胞表达,ELISA检测血清IL-17水平,并......
作者:杨波;赵彩彦;王亚东;车宏浩;阎文昭;赵萌 刊期: 2012- 08
-
干扰素和替比夫定治疗甲胎蛋白升高的慢性乙型肝炎临床对比观察
在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hepatitisB,CHB)的病程中,15%~58%的患者血清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可升高[1].对于伴有AFP升高的CHB患者来说,尽快有效地控制HBV复制和肝脏炎性反应是降低AFP、阻止或延缓病情进展的关键.IFN和核苷类药物抗病毒治疗的作用机制有所不同,本研究比较两者对CHB伴有血清AFP升高患者的临床疗效.......
作者:黄志贤;杨守平;段小华;陈孟峰;胡晚霞;郑可飞 刊期: 2012- 08
-
HBeAg水平与免疫清除期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病理关系
目的探讨免疫清除(IC)期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HBeAg水平与肝脏炎症活动度分级(G)、纤维化分期(S)的关系.方法连续收集2007年3月至2010年6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病中心确诊为IC期的CHB患者,同步行肝组织病理学检查及血清HBeAg和HBVDNA检测.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法判断HBeAg水平与肝脏病理学分级间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法判断HBeAg水平......
作者:曾达武;董菁;朱月永;陈靖;郑琦;陈丽红;刘豫瑞;江家骥 刊期: 2012- 08
-
乙型肝炎病毒总DNA、共价闭合环状DNA和HBsAg在各种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中的定量检测
目的定量检测慢性乙型肝炎(CHB)、乙型肝炎肝硬化(LC)、肝细胞癌(HCC)患者HBV总DNA(tDNA)、HBV共价闭合环状DNA(cccDNA)和HBsAg,并探讨其特点.方法荧光定量PCR检测21例CHB、23例LC和25例HCC患者外周血和肝组织标本HBVtDNA、HBVcccDNA,化学发光法定量检测外周血HBsAg.正态数据采用ANOVA分析和t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检验......
作者:李莹;韩涛;高英堂;杜智;王毅军;景丽;刘彤;郭华;马晓艳;裴彦祯 刊期: 2012- 08
-
抗反转录病毒治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丙型肝炎病毒合并感染者终末期肝病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
目的了解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RT)HIV/HCV合并感染人群中终末期肝病的发生率及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HIV/HCV合并感染者的人口学资料和临床资料.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各变量[基线时年龄≥40岁、男性、既往有受血史、HCV持续感染时间、合并HBV感染(HBsAg阳性)、随访末时HIVRNA≥1×104拷贝/mL、随访末时HCVRNA≥1×105拷贝/mL、随访末时CD......
作者:邓莉平;桂希恩;熊勇;高世成;杨蓉蓉;荣玉萍;胡锦枝;刘璋 刊期: 2012- 08
-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12例临床分析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everefeverwiththrombocytopeniasyndrome,SFTS)是由新型布尼亚病毒引起的一种新发传染性疾病[1].目前,有关这一传染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报道较少,作为山东省疫区之一的地市,本研究分析2010年5月至2011年10月收治的12例典型患者,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宝霞;路苓;许亮;李俊俊;刘辉辉;刘洋;宋帅;孙延壮 刊期: 2012- 08
动态资讯
- 1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与结核分枝杆菌共感染的相关性
- 2 肾综合征出血热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11例临床分析
- 3 暴发性肝功能衰竭大鼠肝组织核因子-κB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及其意义
- 4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S蛋白部分序列1的纯化及免疫活性分析
- 5 拉米夫定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甲襞微循环的影响
- 6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诱发甲状腺疾病的临床转归
- 7 上海市一区级医院老年患者尿路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分子分型和耐药性分析
- 8 免疫功能正常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脑膜炎一例
- 9 赫氏埃希菌致感染性腹泻一例
- 10 促炎与抗炎细胞因子在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病中的作用
- 11 志贺氏细菌性痢疾的随访观察
- 12 2002至2003年广州及周边地区1O32例登革热的临床特征
- 13 布鲁菌病性脊柱炎致肠梗阻一例
- 14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内CD4+CD25+Foxp3+调节性细胞的作用
- 15 肺炎链球菌的耐药性和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机制
- 16 用CyQuant法观察免疫缺陷病毒对中性粒细胞存活率的影响
- 17 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伤的危险因素及其对结核病患者治疗结局影响的回顾性队列研究
- 18 两性霉素B与氟康唑序贯、联合治疗非艾滋病相关隐球菌性脑膜炎
- 19 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率对恩替卡韦治疗基因C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早期病毒学应答的预测
- 20 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附440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