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科协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传染病、 寄生虫病专业学术期刊。主要报道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包括临床各科内各种感染性疾病)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及与传染科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交流中医、中西医结合的临床经验,介绍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和国际上有关传染病(感染性疾病)研究的新进展。主要设有述评、专论、基础论著、临床论著、综述、讲座、临床病理(病例)讨论、国际交流、病例报告、会议纪要及国内外学术动态等栏目。主要读者对象为广大的传染病(感染病)科医师。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传染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0-668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365/R
邮发代号: 4-352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3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84
-
1985
-
1986
-
1987
-
1988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华传染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0-6680
- 国内刊号:31-1365/R
- 出版周期:月刊
-
安络化纤丸联合干扰素γ干预鼠血吸虫性肝纤维化及对肝色素沉积的影响
目的评价安络化纤丸联合干扰素γ治疗鼠血吸虫肝纤维化的效应机制及其对肝色素沉积的影响.方法将30只昆明小鼠分为健康对照组、感染对照组及干扰素γ+安络化纤丸治疗组.采用日本血吸虫尾蚴(40条/只)攻击感染小鼠,建立血吸虫性肝纤维化模型,连续干预8周,观察肝色素沉积及血吸虫卵肉芽肿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肝组织Ⅰ型和Ⅲ型胶原的表达;荧光定量法检测肝组织TGF-β1mRNA、组织病理学评价及电子计算机图像定......
作者:黄加权;黄海燕;王丹;彭肖潇;黄铁军;艾国;焦云桃;肖非 刊期: 2008- 07
-
尖锐湿疣患者皮肤损伤中Src同源序列酪氨酸磷酸酶的表达
目的探讨尖锐湿疣(CA)患者皮肤损伤中Src同源序列酪氨酸磷酸酶-1(SHP-1)和Src同源序列酪氨酸磷酸酶-2(SHP-2)的不同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原位杂交技术诊断人类乳头瘤病毒(HPV)6/11相关CA,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检测40例HPV6/11阳性CA患者皮肤损伤、20例健康对照皮肤(包皮)中SHP-1和SHP-2的表达及分布.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结果CA患者皮肤损伤中SHP......
作者:陶小华;董玉娥;潘卫利;孟群;程浩 刊期: 2008- 07
-
儿童艾滋病275例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研究15岁以下AIDS患者的临床特点,了解HIV对患儿的影响.方法分析275例即将入选接受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人口学、流行病学、临床分期、实验室特点及生长发育状况进行分析.结果275例AIDS患者主要以母婴途径传播为主,占78.9%,输血及血制品传播的为16.0%.平均年龄(7.6±3.7)岁,其中1岁以内5例,1~5岁104例,6岁以上166例.世界卫生组织临床3期和4期的......
作者:赵燕;张福杰;豆智慧;程跃武;唐志荣;刘爱文;彭国平;乔晓春;赵红心;庞琳;云鹰;刘中夫 刊期: 2008- 07
-
肝源性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联素的变化
脂联素是近年来发现由脂肪细胞特异性分泌的新型激素[1],具有影响葡萄糖转运、改善胰岛素抵抗等重要生物学作用,但有关肝源性糖尿病患者脂联素水平的变化报道较少,我们通过测定肝源性糖尿病、慢性肝病及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脂联素水平观察脂联素与上述疾病间的关联及对肝源性糖尿病的诊断价值.......
作者:鲍中英;刘梅生;苑晓冬 刊期: 2008- 07
-
汉坦病毒体外感染乳大鼠大脑皮层星形胶质细胞
目的证实乳大鼠大脑皮层星形胶质细胞是汉坦病毒属(HV)汉滩病毒(HTNV)和汉城病毒(SEOV)感染的靶细胞,观察病毒感染星形胶质细胞后的动态变化.方法建立乳大鼠大脑皮层星形胶质细胞的体外培养体系,用HTNV76-118和SEOVL99分别感染乳大鼠大脑皮层星形胶质细胞,免疫荧光染色、Western印迹和RT-PCR检测病毒感染细胞后病毒NP和S基因片段的变化.结果成功建立了乳大鼠大脑皮层星形胶质......
作者:贺帅;杨守京;崔继红 刊期: 2008- 07
-
肝内表达的外源性肝细胞生长因子抑制肝细胞凋亡的机制
目的通过体内基因转染方法在肝细胞中建立持续、高效表达外源性肝细胞生长因子(HGF)的体系,探讨其在肝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尾部静脉快速注射大量pCMV-HGF质粒,ELISA检测外周血和肝组织中HGF表达的高峰和持续时间.实验动物分为模型组、pcDNA3空质粒保护组、pCMV-HGF质粒保护组和0.9%氯化钠溶液对照组,每组10只,Western印迹检测Caspase-3,tBid、Bax、细......
作者:梁明;李静媛;赵勇华;黄孙卉;李峰;高杰;李树臣 刊期: 2008- 07
-
内毒素耐受对肝功能衰竭大鼠肝脏相关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
目的建立内毒素耐受(ETT)大鼠模型,了解大鼠肝脏Janus激酶/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子(Januskinase/signaltransducerandactivatoroftranscription,JAK/STAT)信号转导及对急性肝功能衰竭发生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分为健康对照组、急性肝功能衰竭模型组(ALF组)和内毒素耐受组(ETT组).ETT组及ALF组先分别以0.1mg/kg脂多糖......
作者:卢明芹;许烂漫;黄瑜;陈永平;李骥;王晓东 刊期: 2008- 07
-
R5嗜性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在疾病不同阶段的生物学特性
目的研究HIV-1感染者不同时期分离的R5毒株的生物学特性.方法采用传统的共培养方法分离并培养HIV-1,用表达CD4和CC趋化因子受体5(CCR5)或CXC趋化因子受体4(CXCR4)的GHOST细胞系,通过流式细胞仪测定病毒辅助受体的利用和感染性,从而判断所分离毒株的CCR5嗜型(R5型毒株);使用2ngP24病毒量感染正常人分离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ELISA法检测第1、3、5、7......
作者:郭艳芳;马丽英;张跃新;袁林;孙坚萍;徐维四;赵全壁;屈水令;黄洋;邵一鸣 刊期: 2008- 07
-
大鼠内毒素性急性肝损伤后肝细胞凋亡与炎性因子的表达
目的探讨脂多糖诱导D-氨基半乳糖胺致敏大鼠急性肝损伤肝细胞凋亡、炎性因子表达情况及其发生机制.方法56只大鼠分为0h对照组与1、2、4、6、24和48h脂多糖+D-氨基半乳糖胺处理组.在相应时间点处死大鼠后收集肝组织及血清,肝组织苏木精-伊红染色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ELISA法检测血清细胞因子表达;反转录(RT)-PCR法检测TNF-α、IL-β、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p53基因表达;收集......
作者:郭宏兴;刘亮明;张吉翔;罗杰;徐江晶;陈建勇;熊高飞 刊期: 2008- 07
-
永生化猪肝细胞的建立及其鉴定
目的建立永生化的猪肝细胞系,为生物人工肝、肝细胞移植、体外药物代谢模型提供合适的细胞源.方法应用胶原酶等四步灌流法分离获得原代猪肝细胞,以SV40大T抗原(SV40LT)和含人端粒酶反转酶(hTERT)的重组反转录病毒感染,对其进行永生化;然后,对建立的猪肝细胞系进行生物学特性鉴定.结果原代猪肝细胞经转染含人端粒酶反转录酶和SV40大T抗原的重组反转录病毒后4~6周获得三个肝细胞样细胞克隆,其中,......
作者:潘小平;杜维波;郝邵瑞;曹红翠;陈瑜;盛国平;朱春侠;盛吉芳;李兰娟 刊期: 2008- 07
动态资讯
- 1 艾滋病患者胃黏膜与外周血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和CD4~+T淋巴细胞数量的区室性差异的探讨
- 2 用CyQuant法观察免疫缺陷病毒对中性粒细胞存活率的影响
- 3 儿童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研究进展
- 4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健康教育的调查
- 5 慢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及抗病毒治疗与胰岛β细胞功能的关系
- 6 肿瘤坏死因子基因多态性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的分布
- 7 迟钝爱德华杆菌败血症
- 8 β-雌二醇纳米粒的制备及其肝脏靶向性的动物实验
- 9 角蛋白18与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患者预后的相关性
- 10 婴儿屎肠球菌脑膜炎一例
- 11 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的检测及其意义
- 12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专家讨论会常见问题及解答(免疫预防部分)
- 13 可溶性Ⅰ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蛋白对免疫诱导肝硬化大鼠药物致肝功能衰竭的保护作用
- 14 白念珠菌生物膜耐药性观察及 als3基因表达与成膜相关性的初步探讨
- 15 恶性疟疾致脾脏破裂六例
- 16 败血病患儿血浆甘露糖结合凝集素表达水平的变化及其基因分型
- 17 寨卡病毒病:一种被忽略的热带病再起时的诊治对策
- 18 北京地区慢性肝炎合并糖尿病临床调查
- 19 副伤寒甲沙门菌病原学诊断及药物敏感的临床应用
- 20 聚集性病毒性脑炎的病原学鉴定及其分子溯源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