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科协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传染病、 寄生虫病专业学术期刊。主要报道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包括临床各科内各种感染性疾病)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及与传染科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交流中医、中西医结合的临床经验,介绍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和国际上有关传染病(感染性疾病)研究的新进展。主要设有述评、专论、基础论著、临床论著、综述、讲座、临床病理(病例)讨论、国际交流、病例报告、会议纪要及国内外学术动态等栏目。主要读者对象为广大的传染病(感染病)科医师。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传染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0-668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365/R
邮发代号: 4-352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3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84
-
1985
-
1986
-
1987
-
1988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华传染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0-6680
- 国内刊号:31-1365/R
- 出版周期:月刊
-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不同阶段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测定
目的测定HBV感染不同阶段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的频率及标记分子,并分析其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采集79例慢性乙型肝炎(CHB)、12例急性乙型肝炎(AHB)患者、26例无症状HBV携带者(ASC)和20例健康对照的外周血,流式细胞仪分析Treg频率、Treg细胞表面和胞内特征性分子的表达.普通RT-PCR和相对荧光定量PCR测定叉头/翼状转录因子3(Foxp3)在......
作者:彭国平;孙雯;孙箴;蔡乃青;陈智 刊期: 2008- 01
-
快速和早期病毒学应答对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持续病毒学应答的预测价值
目的探讨快速病毒学应答(RVR)和早期病毒学应答(EVR)对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持续病毒学应答(SVR)的预测价值.方法应用酶免疫方法检测105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基因型.患者给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在治疗第4、12、24周和随访24周时检测患者的HCVRNA,观察不同时期的病毒学应答率以及对SVR的影响.结果105例患者中,HCV基因1型44例,占41.9%;2型46例,占43.8......
作者:于建武;孙丽杰;李晓光;李树臣 刊期: 2008- 01
-
败血病患儿血浆甘露糖结合凝集素表达水平的变化及其基因分型
目的了解败血病患儿血浆甘露糖结合凝集素(MBL)表达水平的变化及其基因启动子和外显子Ⅰ区的多态性.方法用ELISA法检测血浆MBL浓度,用序列特异性引物(SSP)PCR法和序列分析法对MBL基因进行分型.统计分析采用非参数检验,遗传学分析采用SHEsis软件.结果31例败血病患儿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浆MBL浓度中位数分别为2978ng/mL和1254ng/mL,急性期明显高于恢复期(P<0.01),且......
作者:华春珍;俞惠民;尚世强;陈黎勤 刊期: 2008- 01
-
甘草酸二铵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Fas/FasL表达的影响
甘草酸二铵有抗炎、抗氧化、保护细胞膜及改善肝功能等作用[1].近年来已广泛应用于慢性乙型肝炎(CHB)的治疗.Fas与Fas配体(FasL)结合,可引起表达Fas的靶细胞发生凋亡,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介导的细胞免疫在乙型肝炎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其主要机制是通过FasL介导Fas阳性的肝细胞凋亡[2].......
作者:黄以群;林珍辉;纪树梅;王崇国 刊期: 2008- 01
-
拉米夫定对乙型肝炎相关失代偿肝病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长期拉米夫定治疗对伴有HBV复制的失代偿肝病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采取随机、对照队列研究方法,将168例患者分为应用拉米夫定的试验组及未用拉米夫定的对照组,直至患者发生终点事件或研究结束(研究截止日为2006年6月30日),准确记录生存时间.终点事件定义为肝病相关死亡或确诊为肝细胞癌(HCC).采用Kaplan-Meier检验进行生存分析,并计算生存率,对可能影响预后的因素引入Cox比例风险......
作者:杨方;吴云海;刘丹阳;李维利;魏倪 刊期: 2008- 01
-
肝硬化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表面CD14表达及其与Toll样受体4、2的相关性
目的检测肝硬化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表面CD14的表达,并探讨其与Toll样受体(TLR)-4、TLR-2的相关性,及CD14表达与细菌感染的关系.方法采用三色荧光染色法,荧光素标记的抗TLR-2、抗TLR-4、抗CD14单克隆抗体对57例研究对象(肝硬化腹水患者30例,肝硬化患者12例,健康对照者15例)血细胞表面分子进行免疫荧光染色,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肝硬化患者血及腹水细菌培养采用床......
作者:苟艳子;连建奇;聂青和;庄严;刘清泉;邵彬;杨洁 刊期: 2008- 01
-
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外周血循环内皮细胞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患者循环内皮细胞(CEC)数量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共纳入72例HFRS患者及30例健康对照者,利用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外周血CEC进行检测.数据行t检验.结果HFRS患者发热期CEC数量(单位为细胞数/0.9μL)为23.36±11.53,低血压休克期为48.25±18.40,少尿期为17.38±7.38,多尿期为4.56±1.58,恢复期为4.02±......
作者:盖中涛;张景遥;李婕;蒋雪梅;于丽君 刊期: 2008- 01
-
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拉米夫定治疗后远期疗效相关因素分析
核苷(酸)类药物治疗HBeAg阳性患者有一替代性治疗终点,即实现HBeAg血清转换,同时伴有HBVDNA阴转和ALT正常.但达到替代性治疗终点并维持上述疗效6个月后停药,其远期疗效以及影响远期疗效的相关因素应引起关注,对此我们进行了初步探讨.......
作者:徐朝峰 刊期: 2008- 01
-
丙型肝炎病毒F蛋白克隆表达及其抗原性
目的在原核表达系统中诱导表达1b型HCVF蛋白及Core蛋白,建立F抗体ELISA检测方法,对F蛋白在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体内的抗原性作相关研究.方法应用RT-PCR方法从HCV感染者血清中获得Core蛋白编码基因,在第42位和144位人工增加或减少1个核苷酸,使其读码框移位,利用多重PCR技术拼接获得全长F蛋白的基因序列,分别构建编码F和Core蛋白的重组质粒.将鉴定正确的重组质粒转人大肠埃希菌BL......
作者:高得勇;侯刚;张欣欣;金根娣;孔晓飞;张东华;龚启明;陆志檬 刊期: 2008- 01
-
暴发性肝功能衰竭大鼠肝组织核因子-κB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F-κB)在暴发性肝功能衰竭肝细胞炎性反应中的作用机制.方法Wistar大鼠腹腔注射D-氨基半乳糖(D-Gain)和脂多糖(LPS)制作暴发性肝功能衰竭模型.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分别观察注药后2、4、8、12和24h大鼠肝组织中NF-κB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表达情况,分析NF-κB、iNOS与暴发性肝功能衰竭的关系.结果模型组NF-κBp65蛋白表达阳性细胞主要为......
作者:甄真;宋慧娟;李武军;何明斌;赵彩彦;周俊英 刊期: 2008- 01
动态资讯
- 1 姜黄素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氧化和抗氧化调节作用
- 2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健康教育的调查
- 3 结核感染T淋巴细胞斑点试验在发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 4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肝病治疗中的研究与应用
- 5 间日疟引起心律失常一例报告
- 6 2009至2016年芜湖地区手足口病患儿的发病特征和治疗转归
- 7 儿童重型麻疹47例临床分析
- 8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血清半乳糖凝集素-9含量及其临床意义
- 9 广州地区原发性肝癌与HBV感染关系的血清学调查
- 10 湖北省536例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孕妇母婴阻断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
- 11 血清和糖皮质激素调节蛋白激酶1通过核因子-κB抑制Toll样受体4介导的炎性反应
- 12 2004-2005年度全国革兰阳性菌耐药监测(Mohnarin)
- 13 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102例临床分析
- 14 微囊化肝细胞移植对急性肝功能衰竭大鼠Caspase-8及Bid的影响
- 15 人类白细胞抗原-B特异性抗原表位Bw4对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影响
- 16 血行播散性肺结核伴多发巨大皮肤结核病例分析
- 17 流行性出血热患者外周血非特异性酯酶标记淋巴细胞动态观察
- 18 血浆置换对重型肝炎患者血清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轴的影响
- 19 婴幼儿鼠伤寒沙门氏菌败血症30例临床分析
- 20 副伤寒患者血清腺苷脱氨酶动态检测及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