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科协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传染病、 寄生虫病专业学术期刊。主要报道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包括临床各科内各种感染性疾病)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及与传染科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交流中医、中西医结合的临床经验,介绍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和国际上有关传染病(感染性疾病)研究的新进展。主要设有述评、专论、基础论著、临床论著、综述、讲座、临床病理(病例)讨论、国际交流、病例报告、会议纪要及国内外学术动态等栏目。主要读者对象为广大的传染病(感染病)科医师。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传染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0-668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365/R

邮发代号: 4-352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3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传染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传染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0-6680
  • 国内刊号:31-1365/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中华传染病杂志2014年第8期文章
  • 广州地区儿童恙虫病致肝损害诊治时间与预后的关系

    恙虫病(tsutsugamushidisease)又名丛林斑疹伤寒(scrubtyphus),是由恙虫病东方体(Orientitsutsugamushi)引起的急性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其临床特征为突然起病,高热、被恙螨幼虫叮咬处皮肤出现焦痂或溃疡、淋巴结肿大和皮疹,还可导致全身多个脏器损害,尤其是肝损害,发生率为77.0%~96.7%[1].由于恙虫病特征性的焦痂、溃疡常隐藏在身体隐蔽部位,极易造成......

    作者:徐翼;叶家卫;谭丽梅;罗丹;房春晓;杨峰霞;王艳玲 刊期: 2014- 08

  • 结核病患者治疗过程中血清多种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变化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CA)125、CA199、癌胚抗原(CEA)、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水平在活动性肺结核和结核性胸膜炎患者抗结核治疗过程中的变化.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采集63例活动性肺结核和24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在治疗前、治疗2个月和6个月时的静脉血,CentaurXP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CA125、CA199、CEA、SCC水平,30名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计量资料......

    作者:梁曼曼;耿彪;林敏;杨江华 刊期: 2014- 08

  • 结核感染T淋巴细胞斑点试验在发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结核感染T淋巴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对发热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以456例发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进行相关检查后未能明确发热原因,或不除外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进行T-SPOT.TB检测.制作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对患者的临床诊断和T-SPOT.TB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中有85例患者临床诊断为结核病,其中肺结核34例.T-SPOT.TB检测阳性、未找到结核病灶、但抗结核......

    作者:成金英;鲍万国;汪杨;王峰;张凯宇 刊期: 2014- 08

  • 白念珠菌与非白念珠菌血流感染危险因素、抗菌药物应用及预后比较

    目的探讨白念珠菌血流感染(CABSI)和非白念珠菌血流感染(NABSI)患者的危险因素、抗菌药物应用和预后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56例CABSI和76例NASBI患者的临床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x2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与CABSI患者相比,NABSI患者接受外科手术(38.2%比21.4%,x2=4.214,P<0......

    作者:王昊;吴大玮;韩辉;岳金凤;张帆;单梯超;郭海鹏;尹梅;刘乃政 刊期: 2014- 08

  • 不同条件保存后的乙型肝炎患者废弃血液标本中乙型肝炎病毒DNA的消长变化

    HBV感染的诊断、治疗和疗效判断主要依赖于血清特异性抗原、抗体和HBVDNA的检测,HBVDNA是直接反映HBV复制和传染性的可靠指标[1].荧光定量PCR(FQ-PCR)是20世纪90年代末期发展起来的一项全新技术,具有高灵敏性、高特异性和高精确性的特点,是目前判断HBV复制的“金标准”[2].临床上,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液检测后,剩余部分被要求存放一定时间后,按医疗废弃物抛弃.本研究关注含HBV的......

    作者:李兰英;杨媛媛 刊期: 2014- 08

  • 2005年至2012年全国不同年龄组人群内脏利什曼病流行特征

    目的分析全国不同年龄组人群内脏利什曼病流行特点,为内脏利什曼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5年至2012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报告的全国内脏利什曼病病例,按人口学特征分为婴儿组(<1岁)、幼儿组(≥1岁且<4岁)、儿童组(≥4岁且<15岁)、成年组(≥15岁且<65岁)和老年组(≥65岁),对其性别、发病时间、地区分布等流行特征进行分析.结果2005年至2012年全国内脏利什曼病累计报告......

    作者:赵树青;李中杰;张倩;周升;郑灿军 刊期: 2014- 08

  • 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在神经科重症监护病房脓毒症患者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检测神经科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血清降钙素原浓度,探讨其对神经科重症监护病房脓毒症患者诊断的价值.方法检测111例神经科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患者怀疑脓毒症时血清降钙素原浓度,同时分别采集患者血液或脑脊液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及鉴定.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t检验或非参检验.结果结合临床表现和细菌学证据确诊为脓毒症患者85例,其中有明确细菌学证据的包括脑膜炎患者40例,血流感染39例,细菌学证据阴性而依据临床症状......

    作者:张飚;韩媛;吕丽霞;马兰秀;辛颖;张立;胡静仪;王晓萌;杨萍 刊期: 2014- 08

  • 四川省德阳地区戊型肝炎病毒基因型的分布

    HEV基因组为单股正链RNA,与人类疾病相关的HEV分为4个基因型(HEVⅠ~HEVⅣ),分别为以缅甸株为代表的基因Ⅰ型、墨西哥株为代表的基因Ⅱ型、美国株为代表的基因Ⅲ型和以中国株为代表的基因Ⅳ型[1].目前文献报道,我国HEV基因型主要包括工型和Ⅳ型[2].四川省德阳地区戊型肝炎多为散发病例,其基因型的分布情况鲜见文献报道.为了解本地区HEV基因型的分布特点,本研究对2010年至2012年散发性......

    作者:杨家红;张浩;陈学兵;陈皋;王秀 刊期: 2014- 08

  •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母亲所产婴儿对乙型肝炎疫苗无或低应答的影响因素

    目的探讨HBsAg阳性母亲所产婴儿对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无或低应答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1年7月至2012年12月太原市第三人民医院妇产科HBsAg阳性母亲及其足月分娩的新生儿219对.检测母亲及新生儿HBsAg、抗-HBs、HBeAg和HBVDNA水平,并对新生儿随访12个月,观察HBV宫内传播、新生儿HBeAg状态、性别、分娩方式、喂养方式以及随访期间是否患感染性疾病对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应答的影......

    作者:郭健;高怡;王素萍;郭珍;张临瑞;汪波 刊期: 2014- 08

  • 核苷(酸)类似物联合人工肝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功能衰竭患者的疗效分析

    亚洲是乙型肝炎高发区,每年约1%的CHB患者发展为肝功能衰竭.该病病情危重,预后差,病死率高,临床上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HBV感染是肝功能衰竭发生的始动因子,持续病毒复制产生大量的病毒抗原,可诱发特异性CD8+T淋巴细胞清除表达病毒抗原的肝细胞;大量病毒复制可通过激活自身免疫系统,在杀灭病毒的同时,也可间接引起肝细胞的损害.目前的人工肝能取代肝脏的部分功能,从而使肝细胞得以再生直至自体肝脏恢复或等......

    作者:赵振;杨辉;刘飞飞;刘荷蕾;罗旗;袁琴;刘琦;秦波;黄文祥 刊期: 2014- 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