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科协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传染病、 寄生虫病专业学术期刊。主要报道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包括临床各科内各种感染性疾病)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及与传染科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交流中医、中西医结合的临床经验,介绍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和国际上有关传染病(感染性疾病)研究的新进展。主要设有述评、专论、基础论著、临床论著、综述、讲座、临床病理(病例)讨论、国际交流、病例报告、会议纪要及国内外学术动态等栏目。主要读者对象为广大的传染病(感染病)科医师。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传染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0-668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365/R
邮发代号: 4-352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3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84
-
1985
-
1986
-
1987
-
1988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华传染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0-6680
- 国内刊号:31-1365/R
- 出版周期:月刊
-
X连锁高IgM血症合并播散性结核感染一例分析
X连锁高IgM血症是一种罕见的免疫缺陷疾病,患者易反复机会感染,长期生存率低.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是由于细菌的毒力或机体细胞免疫存在一定的缺陷,如获得性免疫缺陷患者较易合并结核病,而高IgM血症主要累及体液免疫.高IgM血症出现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较少见,本研究报道1例X连锁高IgM血症合并血行播散性肺结核病例.......
作者:史慧慧;李涛;卢水华;王晓川;应文静 刊期: 2012- 08
-
恩替卡韦、利奈唑胺致乳酸性酸中毒死亡一例
患者男,30岁,因乏力、纳差、尿黄2d入院.体格检查:神清,全身皮肤、巩膜深度黄染,无肝掌、蜘蛛痣,未见皮疹、出血点、瘀斑,双肺呼吸音清,心率76次/min,律齐,无杂音,腹软,未见腹壁静脉曲张,全腹无压痛,肝脾肋下未及,肝区叩击痛阳性,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4次/min,双下肢无水肿,扑翼样震颤阴性.实验室检查:血WBC10.2×109/L,Hb160.0g/L,中性粒细胞0.81,PLT201......
作者:莫国生;蔡永静;吴旭光;吴子龙 刊期: 2012- 08
-
P-糖蛋白抑制剂对两性霉素B血脑屏障转运的作用
目的探讨P-糖蛋白抑制剂对两性霉素B(AmB)血脑屏障转运的影响.方法应用小鼠脑血管内皮细胞建立体外血脑屏障模型,选取维拉帕米作为P-糖蛋白抑制剂,AmB作为受试底物,经细胞毒性实验选定合适的温育时间及药物浓度,分别进行不同时间点的AmB细胞摄取实验及不同维拉帕米浓度的AmB细胞摄取实验.组间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均数两两比较采用Bonferroni检验.结果AmB的血脑屏障转运随时间延长不......
作者:王睿莹;吴吉芹;邵堃;蒋晨;王璇;娄晋宁;朱利平;翁心华 刊期: 2012- 08
-
ATP结合区外排泵基因Rv1217c-Rv1218c表达与结核分枝杆菌耐药的关系
目的探讨结核分枝杆菌(MTB)ATP结合区外排泵基因Rv1217c-Rv1218c的表达与耐药表型的关系.方法选择对利福平、异烟肼、链霉素、乙胺丁醇联合或单一耐药,对二线抗结核药物至少有一种以上耐药的MTB菌株24株和对上述4种一线药物和二线药物均敏感的菌株10株(全敏感组).提取菌株RNA,反转录,实时RT-PCR方法检测ATP结合区外排泵基因Rv1217c、Rv1218c的表达量,采用t检验和......
作者:裴豪;张时良;刘君;戴亚新;黄飚;王旭;胡敏涛;蒯守刚;王柯 刊期: 2012- 08
-
金丝桃素体外抗乙型肝炎病毒的作用
目的研究金丝桃素对HBV复制的影响.方法以拉米夫定为对照,浓度梯度金丝桃素作用于HepG2.2.15细胞,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HBsAg和HBeAg,Southern印迹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HBVDNA水平,并计算金丝桃素的半数细胞抑制浓度(IC50)和半数有效浓度(EC50).以32P标记的脱氧核糖核苷三磷酸为底物,测定金丝桃素和拉米夫定对HBVDNA聚合酶(反转录酶)活性.采用独......
作者:李岩;汤敏;安瑛;寻琳婷 刊期: 2012- 08
-
干扰素诱导蛋白10在病毒性肝炎中的意义及相关研究进展
病毒性肝炎是我国慢性肝病的主要类型,也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然而其病理过程及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治疗效果仍不甚满意.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作为一种免疫学指标,在慢性肝脏疾病的病理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尤其对IFN抗病毒治疗有无应答的判断有较高的预测价值.本文就IP-10在病毒性肝炎中的意义及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田小利;秦波 刊期: 2012- 08
-
传染病社区信息化管理现状分析
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与其他疾病相比,传染病的特点是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其传播和流行必须具备3个环节,即传染源、传播途径及易感者,切断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即可防止该种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传染病监测通过收集和分析疫情信息,可及时掌握传染源、明确传播途径并了解人群的易感状态,为制订传染病防治对策和及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所以传染病防......
作者:任菁菁;杨仕贵;刘颖;阮冰;李兰娟 刊期: 2012- 08
动态资讯
- 1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肝功能衰竭预后因素分析及预后评估模型的构建
- 2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感染者对重组乙型肝炎疫苗的免疫应答
- 3 婴儿出生时乙型肝炎e抗原对联合免疫应答的影响
- 4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单核细胞来源树突状细胞Toll样受体的表达特征分析
- 5 血浆胆红素吸附治疗重症肝病125例
- 6 胎盘对e抗原的选择性通过
- 7 腹水多形核细胞百分比对症状性细菌性腹水的诊断价值
- 8 儿童嗜肺军团菌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75例临床分析
- 9 HCV C-Fc融合基因修饰的树突状细胞疫苗抗HCV功能研究
- 10 程序性死亡受体-1/程序性死亡配体-1信号途径与结核病免疫机制的研究进展
- 11 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所致肺水肿二例及相关文献复习
- 12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S基因PCR-RFLP分型方法的建立
- 13 家族性群发肺并殖吸虫病六例
- 14 浙江省赛罗群钩端螺旋体病的监测
- 15 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妊娠期及哺乳期应用替诺福韦的研究进展
- 16 147例小儿急性病毒性肝炎血清学分型及临床特点观察
- 17 暴发性肝功能衰竭大鼠肝组织核因子-κB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及其意义
- 18 临床分离流感嗜血杆菌和副流感嗜血杆菌的耐药性研究
- 19 鼠咬热并肾综合征出血热一例
- 20 恙虫病患者血清降钙素原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