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科协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传染病、 寄生虫病专业学术期刊。主要报道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包括临床各科内各种感染性疾病)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及与传染科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交流中医、中西医结合的临床经验,介绍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和国际上有关传染病(感染性疾病)研究的新进展。主要设有述评、专论、基础论著、临床论著、综述、讲座、临床病理(病例)讨论、国际交流、病例报告、会议纪要及国内外学术动态等栏目。主要读者对象为广大的传染病(感染病)科医师。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传染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0-668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365/R
邮发代号: 4-352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3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84
-
1985
-
1986
-
1987
-
1988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华传染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0-6680
- 国内刊号:31-1365/R
- 出版周期:月刊
-
乙型肝炎病毒共价闭合环状DNA YMDD位点基因序列自然变异的检测与分析
HBV共价闭合环状DNA(covalentlyclosedcircularDNA,cccDNA)是病毒转录和复制的原始模板,并能长期稳定地存在于被感染的肝细胞核内.目前,抗病毒治疗难以完全将其清除,寻找细胞核内早期出现的耐药变异cccDNA,可为初始联合抗病毒治疗策略提供关键证据,从而降低发生耐药的可能.本研究应用套式PCR结合直接测序法检测85例未经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内HBVcccD......
作者:汪菁;陈玉;徐文胜;缪晓辉 刊期: 2012- 06
-
W135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一例
患者女,20岁,半个月前来浙江省诸暨市务工,患者于15h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畏寒、寒战,继而高热,伴头痛、恶心、呕吐,自服双黄连颗粒10g.体格检查:体温39.7℃,呼吸40次/min,心率158次/min,血压81/40mmHg(1mmHg=0.133kPa),意识模糊,颈抵抗可疑阳性,全身皮肤可见较多瘀点、瘀斑,结膜出血,两肺闻及湿啰音,心律不齐,腹平软,移动性浊音阴性.......
作者:黄何清;王琴;周祖模 刊期: 2012- 06
-
HBsAg基因与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单链抗体的真核质粒载体构建及表达蛋白活性鉴定
目的构建HBsAg基因(HBVS)与抗鼠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单链抗体(ScFv)的真核质粒载体,并检测融合表达蛋白特异性抗原的结合活性.方法将CTLA-4单链抗体的真核表达质粒pSect2/ScFv4F10及含HBVS基因的质粒pSect2/S分别经SfiI和HindⅢ双酶切后,S基因片段进一步克隆至质粒pSect2/ScFv4F10中.将质粒pSect2/ScFv40、......
作者:彭国平;赵冬久;周承;周林福;陈智 刊期: 2012- 06
-
白细胞介素7对转化生长因子β1诱导的大鼠肝星状细胞的影响
肝星状细胞(HSC)的活化和增殖是肝纤维化形成的关键环节[1].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可通过HSC内的TGFβ/Smads信号通路促进纤维化的发生发展,被认为是调控肝纤维化的核心物质.抑制TGFβ1合成或其信号传导已证明能拮抗HSC活化与细胞外基质的产生,成为抗肝纤维化的主要目标[2].IL-7是在骨髓中早发现的一种细胞因子,以往研究证实其能通过上调成纤维细胞Smad7的表达抑制TGFβ/Sm......
作者:方红龙;吴金明;张雪琴;吴建胜;黄智铭 刊期: 2012- 06
-
疟疾患者血小板减少及其机制探讨
近年来,随着血常规自动细胞检测仪在临床检验中的普遍应用,疟疾患者血小板明显减少的现象被关注,如疟疾患者血小板减少可否作为疟疾诊断、治疗和预后的临床辅助参考指标,机体受到子孢子攻击直至血内出现疟原虫期间血小板何时开始下降,感染不同种类疟原虫患者血小板减少之间的差异,血小板减少与疟原虫密度变化的关系,以及各种药物对血小板减少及恢复的影响等[1-3].本文对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作者:区德锦;邹春燕;黄亚铭 刊期: 2012- 06
-
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在肝硬化伴门静脉高压中应用的新认识
门静脉高压是肝硬化进展中的重要并发症,主要系因纤维组织和再生结节导致的肝脏结构紊乱使血流阻力增高,常引起严重的食管和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具有较高病死率.因此,针对出血的各种防治措施显得尤为重要.2007年美国肝硬化胃食管静脉曲张及出血的防治指南采用的相关治疗措施主要包括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内镜治疗及经颈静脉肝内门体支架分流术(transjugularintrahepaticportosyst......
作者:王宇明 刊期: 2012- 06
动态资讯
- 1 布氏杆菌病伴脑膜脑炎一例
- 2 脑膜炎奈瑟菌菌群的研究进展
- 3 侵袭性真菌病免疫治疗策略与研究进展
- 4 新生儿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17例分析
- 5 艾滋病合并新型隐球菌败血症一例
- 6 β-防御素-2基因沉默对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免疫引起的大鼠炎性反应的影响
- 7 708例腹泻患者粪标本病毒检测及临床特点
- 8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合并亚急性甲状腺炎一例
- 9 丙型副伤寒性脊柱炎一例的影像学和临床特征分析
- 10 山东省1992年至2011年艾滋病流行特征分析
- 11 内脏利什曼病患者46例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分析
- 12 塞拉利昂埃博拉病毒感染留观中心62例患者就诊时临床特征分析
- 13 新型乙型肝炎核酸疫苗pVAX1-C3d-S2S的免疫预防效应
- 14 日本血吸虫重组线粒体相关蛋白免疫学活性鉴定
- 15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机会性疾病临床分析
- 16 静脉药瘾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和肝炎病毒重叠感染初步研究
- 17 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试行)
- 18 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凝血、纤溶功能和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的变化
- 19 新生儿加强监护病室细菌学检测报告
- 20 高原小儿急性呼吸衰竭血气诊断标准初步探讨(附重症麻疹肺炎100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