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科协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传染病、 寄生虫病专业学术期刊。主要报道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包括临床各科内各种感染性疾病)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及与传染科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交流中医、中西医结合的临床经验,介绍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和国际上有关传染病(感染性疾病)研究的新进展。主要设有述评、专论、基础论著、临床论著、综述、讲座、临床病理(病例)讨论、国际交流、病例报告、会议纪要及国内外学术动态等栏目。主要读者对象为广大的传染病(感染病)科医师。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传染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0-668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365/R
邮发代号: 4-352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3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84
-
1985
-
1986
-
1987
-
1988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华传染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0-6680
- 国内刊号:31-1365/R
- 出版周期:月刊
-
组织胞浆菌病四例
[例1]患者男,48岁.因畏寒发热20余日入院.入院体检:体温39℃,脉搏102次/min,消瘦,浅表淋巴结不肿大,心肺未见异常,肝肋下7cm,脾肋下2cm,质均中;血沉28mm/h;B超示肝脾肿大;骨髓检查于网状细胞内查到组织荚膜胞浆菌,余检查未见异常.诊断:播散型组织胞浆菌病,给予氟康唑、大蒜液和伊曲康唑治疗1个月后体温降至38℃以下,40d后体温正常,药物减量.抗真菌药治疗3个月后复查B超肝......
作者:沈菲菲;张学美;舒子正;李小明 刊期: 2001- 04
-
恶性疟疾致脾脏破裂六例
恶性疟疾在本地少见,并发脾脏破裂者更为罕见.2000年6月至7月间我们收治输入性恶性疟疾24例,其中6例并发脾脏破裂,现报道如下.一、一般资料6例患者均为上饶市婺源县农民,年龄27~43(平均35)岁.所有病例均到过高疟区海南打工,有蚊虫叮咬史,既往无疟疾病史.潜伏期10~18(平均14)d,疟疾起病到脾脏破裂间隔时间为4~14(平均8)d.二、临床表现所有病例均有不规则寒颤、发热、出汗、腹胀和腹......
作者:吴通元;郑宗利;朱永钦 刊期: 2001- 04
-
医院内、外感染败血症的比较分析
败血症是易继发于临床多种危重急症的严重感染性疾病.尽管新型抗生素不断地应用于临床,但败血症的发生率、病死率并未降低,且耐药菌株逐渐增多,给治疗带来困难,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为了观察医院内、外感染败血症的动向,探索其发展趋势、诱发因素、细菌耐药和转归,我们对1995年3月至1999年3月间经血培养证实的104例(109例次)败血症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舷从1995年3月~1999年......
作者:王邦松;李庆兴;王震龙 刊期: 2001- 04
-
汕头地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Colti病毒抗体调查
Colti病毒是1990年第五次国际分类委员会命名的,为呼肠病毒科的一个新的属[1].我国于1991~1993年从北京、甘肃等地的蚊子中分离出Colti病毒属的新成员[2].我们收集了汕头市等地临床诊断为病毒性中枢神经系Z统(CNS)感染患者的各类标本,进行了Colti病毒抗体检查,部分标本做了病毒分离.同期还收集健康人血清进行对照,现将结果报道如下.材料和方法一、标本来源1994年6月~1998......
作者:陈林兴;谢若男;陈慎仁;陶三菊;包满珍;杨育芳 刊期: 2001- 04
-
TT病毒感染73例临床分析
为了解输血传播病毒(TTV)在北京地区感染及临床情况,我院自1998年8月至1999年5月随机对我院住院、门诊患者及预防门诊的健康人群共514例进行了TTV检测,同时检测肝功能和甲、乙、丙、戊、庚型肝炎病毒标志,并对临床情况分型分析,发现TTV普遍易感,现报道如下.材料与方法一、检查对象检查对象全部是我院住院、门诊及预防门诊人群,其中住院的肝病患者430例,门诊患者34例,预防门诊50例,男420......
作者:王融冰;路遥;李明慧;张晨阳;江宇泳;陈一凡 刊期: 2001- 04
-
副伤寒甲104例临床分析
1999年5月~1999年11月,我院收治了副伤寒甲患者104例,现将其临床分析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104例均经血液或骨髓培养确诊为副伤寒甲,其中男79例,女25例;年龄11~72岁,平均27岁.二、临床表现绝大多数(103例,占99%)以畏寒、寒战、高热等急性起病,高热时伴有头痛、头昏、全身酸痛不适有66例(63.5%);腹痛、腹泻、腹胀、恶心呕吐有49例(47%);咽痛、咳嗽、鼻塞、流涕......
作者:卢国良;谭志胜;陈代陆 刊期: 2001- 04
-
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不同血路透析比较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患者常因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肾衰)而需要血液透析治疗.目前常用的血液透析血路建立方法是动静脉内、外瘘和动静脉穿刺.我院从1992年开始使用股静脉双腔套管血路对HFRS并发急性肾衰患者进行血液透析.现就HFRS急性肾衰血液透析不同血路的血流量、透析效果及并发症进行对比,从而选择佳血路方式.材料与方法一、材料人工肾机(瑞典生产GAMBRO11S).动、静脉穿刺针(日本生产).......
作者:许荣放;李青春;史玉民;丁红旗;彭杰;苏菁 刊期: 2001- 04
-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隐孢子虫
微小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parvum,Cp)是引起人类腹泻的重要原因之一[1-3],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也常易感染.现有微小隐孢子虫病的诊断方法中,粪便涂片染色查找卵囊可因粪中卵囊太少、染色剂放置过久、操作方法不熟练或因非特异性嗜酸性颗粒出现而漏诊、误诊.免疫学试验欠敏感,体外培养周期太长,且难以控制.应用核酸杂交技术检测微小隐孢子虫灵敏、特异,但耗时、烦琐、技......
作者:蒋就喜;肖福英;何莉珠;刘陶文;黄键 刊期: 2001- 04
-
病毒性肝炎相关再生障碍性贫血36例临床分析
病毒性肝炎相关再生障碍性贫血(HAAA)是一种极为少见的疾病,病情凶险,预后极差.我院自1989年2月~1999年10月共收治了36例,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36例中男28例,女8例,年龄12~62岁,平均年龄28.6岁.确诊肝炎至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时间,短3周,长1年,3个月以内的有26例,占72.22%.二、临床表现36例均有中等以上贫血;22例有发热,皮肤、黏膜或腔道出血.......
作者:陈祖涛;甘建和;吴建成 刊期: 2001- 04
-
拉米夫定长期治疗复发病例中HBV YMDD基序的变化
拉米夫定为核苷类似物,对乙型肝炎病毒(HBV)的复制有抑制作用,近年应用于慢性乙型肝炎和肝移植术后防治HBV再感染.有报道在长期接受拉米夫定治疗的部分患者中出现耐药,耐药的产生与病毒多聚酶编码区的变异有关.我们检测了4例拉米夫定治疗复发患者的HBVDNA,了解变异的发生情况,报道如下.材料与方法一、研究对象4例患者为1997年始在我院接受拉米夫定治疗的慢性HBV感染者,均为男性,平均年龄24岁(中......
作者:舒欣;李刚;马会慧;谢冬英;姚集鲁 刊期: 2001- 04
动态资讯
- 1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与慢性乙型肝炎、乙型肝炎肝硬化的关系
- 2 纳米金在常见传染性疾病应用中的研究现状
- 3 重型肝炎合并感染178例临床分析
- 4 人粒细胞无形体病三例
- 5 黑热病28例临床分析
- 6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与停药复发后体内乙型肝炎核心抗原特异性T淋巴细胞变化
- 7 自然杀伤细胞在慢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中的抗病毒作用研究进展
- 8 HBsAg基因与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单链抗体的真核质粒载体构建及表达蛋白活性鉴定
- 9 丙型肝炎病毒优势表位嵌合抗原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及其在血清学检测中的应用
- 10 新生儿麻疹
- 11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
- 12 云南省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流行株亚型分布及基因变异研究
- 13 Dectin-2基因多态性与非艾滋病相关肺隐球菌病易感性的关联
- 14 2010年至2012年江苏省乙型流行性感冒病毒血凝素分子进化特征
- 15 c-jun氨基末端激酶抑制剂对小鼠急性肝功能衰竭的保护作用
- 16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感染乙型和丙型肝炎对肝功能的影响
- 17 机会性真菌感染的诊断和治疗
- 18 猫抓病八例病理特点分析
- 19 湖北省536例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孕妇母婴阻断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
- 20 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1在慢性感染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