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科协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传染病、 寄生虫病专业学术期刊。主要报道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包括临床各科内各种感染性疾病)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及与传染科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交流中医、中西医结合的临床经验,介绍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和国际上有关传染病(感染性疾病)研究的新进展。主要设有述评、专论、基础论著、临床论著、综述、讲座、临床病理(病例)讨论、国际交流、病例报告、会议纪要及国内外学术动态等栏目。主要读者对象为广大的传染病(感染病)科医师。
往期目录
-
1984
-
1985
-
1986
-
1987
-
1988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首页>中华传染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传染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0-6680
- 国内刊号:31-1365/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抗病毒治疗过程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因子的变化
赵学辉;杨介钻;胡云良;鲁海峰;魏丽;王保红;李兰娟
关键词:肝炎, 乙型, 慢性, 白细胞介素-10, 干扰素Ⅱ型, 肿瘤坏死因子-a, 抗病毒药
摘要:目的 观察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因子水平在抗病毒治疗过程中的变化,进一步探讨其与CHB发病的关系.方法 在33例CHB患者采用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过程的不同时期,采用ELISA法检测其外周血IL-2、IL-6、IL-10、IFNγ和TNF-α水平,并同时检测患者肝功能.治疗前后细胞因子水平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细胞因子水平变化与ALT、HBVDNA水平间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IFNγ水平在治疗前及治疗12、24、48周分别为(5.98±2.77)、(5.95±3.37)、(2.93±2.15)、(9.29±4.65)pg/mL(F=3.845,P<0.05),与ALT呈正相关(r=0.396,P<0.05);TNF-α及IL-10治疗前后呈逐渐下降趋势,各时期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0.156,16.695;均P<0.05),与ALT均呈正相关(r=0.354,0.316;均P<0.05),与HBV DNA也均呈正相关(r=0.382,0.386;均P<0.05);IL-2、IL-6治疗前后各时期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010,0.932;均P>0.05).治疗前及治疗后各时期ALT、HBV DNA水平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7.69,198.98;均P<0.05),均随抗病毒治疗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且两者间呈正相关(r=0.581,P<0.05).结论 IL-10、IFNγ、TNF-α等细胞因子可能参与CHB病理过程,并与肝炎的病情变化密切相关,抗病毒过程中检测其血浆浓度有助于了解机体免疫情况,评价抗病毒药物疗效.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