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科协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传染病、 寄生虫病专业学术期刊。主要报道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包括临床各科内各种感染性疾病)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及与传染科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交流中医、中西医结合的临床经验,介绍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和国际上有关传染病(感染性疾病)研究的新进展。主要设有述评、专论、基础论著、临床论著、综述、讲座、临床病理(病例)讨论、国际交流、病例报告、会议纪要及国内外学术动态等栏目。主要读者对象为广大的传染病(感染病)科医师。
往期目录
-
1984
-
1985
-
1986
-
1987
-
1988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首页>中华传染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传染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0-6680
- 国内刊号:31-1365/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病毒载量和细胞因子在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致病机制中的作用
韩亚萍;董莉;孔练花;章莉莉;刘宁;陈念;金柯;王茜;黄祖瑚;李军
关键词:布尼亚病毒科, 病毒载量,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10
摘要:目的:观察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后病毒载量、血清细胞因子与组织损伤的关系,探讨该病毒感染水平对组织损伤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病科2011年5月至2012年7月门诊及住院的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的严重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患者24例,根据患者临床预后分为痊愈组21例和死亡组3例。另选取南京市中心血站健康献血者32名作为对照。采用荧光定量 PCR 检测血清病毒载量,用流式细胞仪动态定量检测患者血清中 Th1、Th2、Th17细胞因子,分析其与血清酶学、白细胞和血小板之间的关系。组间资料采用秩和检验,血清病毒载量与血清中细胞因子含量、血细胞计数、组织损伤的相关性采用 Spearman 相关分析。结果24例患者新型布尼亚病毒 RNA 检测结果均为阳性。痊愈组21例患者中有2例病毒载量>7.0 lg 拷贝/mL。死亡组3例患者的病毒载量分别为6.7 lg 拷贝/mL、8.8 lg 拷贝/mL 和9.8 lg 拷贝/mL。SFTS 痊愈组患者在病程第5天和第7天,血清 IL-6分别为21.76和7.12 pg/mL,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的2.82 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05)。SFTS 痊愈组患者病程第5天、第7天和第9天,血清 IL-10分别为14.33、14.13和3.01 pg/mL,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的1.56 pg/mL。死亡组患者在病程第7天、第9天,血清IL-6为137.61和1450.83 pg/mL,IL-10为50.26和49.43 pg/mL,较痊愈组患者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05);病程中 SFTS 患者血清 IL-2、IL-4则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均 P <0.05)。SFTS痊愈组患者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的低值出现在病程初期,血清 ALT、AST、乳酸脱氢酶(LDH)、CK 等均明显高于正常范围。相关性分析显示,SFTS 患者血清 IL-6、IL-10与血小板计数呈负相关(r 值分别为-0.390和-0.608,均 P <0.01),与病毒载量(r 值分别为0.560和0.758)、ALT(r 值分别为0.412和0.390)、AST(r 值分别为0.686和0.764)、LDH(r 值分别为0.633和0.677)、CK(r 值分别为0.527和0.636)等酶学指标呈正相关(均 P <0.01)。结论SFTS 患者血清病毒载量、IL-6、IL-10以及血清酶学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后血清中炎性因子和抑炎因子风暴,可能参与了SFTS 患者的免疫病理损伤。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