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科协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传染病、 寄生虫病专业学术期刊。主要报道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包括临床各科内各种感染性疾病)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及与传染科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交流中医、中西医结合的临床经验,介绍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和国际上有关传染病(感染性疾病)研究的新进展。主要设有述评、专论、基础论著、临床论著、综述、讲座、临床病理(病例)讨论、国际交流、病例报告、会议纪要及国内外学术动态等栏目。主要读者对象为广大的传染病(感染病)科医师。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传染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0-668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365/R
邮发代号: 4-352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3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84
-
1985
-
1986
-
1987
-
1988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华传染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0-6680
- 国内刊号:31-1365/R
- 出版周期:月刊
-
成人接种甲、乙型肝炎联合疫苗的安全性和2年的免疫效果
中国是甲型和乙型肝炎高度流行区,成人是主要易感人群[1].甲型肝炎疫苗和乙型肝炎疫苗的推广使两种疾病逐渐得到控制.将两种疫苗合在一起制成联合疫苗可有效提高接种效率,减少频繁的注射次数和漏种机会,提高接种者的依从性,节约管理成本和受种者的时间成本,应用联合疫苗已成为当今疫苗发展的方向[2].现将我们的甲乙型肝炎联合疫苗2年免疫效果和两剂免疫程序的免疫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袁跃彬;孙选;王素玉;王仲倩;姜庆五;俞顺章 刊期: 2006- 01
-
副伤寒甲并发中毒性肝炎的临床特点
副伤寒甲是由副伤寒甲沙门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其流行病学、发病机制、病理解剖、临床表现、诊断治疗等,基本上与伤寒相似.但一般认为副伤寒病情较轻,病程较短,并发症较少,尤其是发生中毒性肝炎者更为少见[1].为探讨副伤寒甲沙门菌对肝脏损伤的临床特点,现将2003年7月至10月我科收治的112例副伤寒甲患者中临床资料完整,伴有肝功能异常的79例患者作一回顾性分析.......
作者:郑可飞;杨守平;陶维玉;黄志贤 刊期: 2006- 01
-
吉林省莱姆病伯氏疏螺旋体外膜蛋白A的初步研究
莱姆病是人兽共患传染病,其病原体为伯氏疏螺旋体(即莱姆病螺旋体),主要经蜱叮咬动物或人而传播.莱姆病螺旋体有6种主要外膜蛋白,其中外膜蛋白A(OSPA)存在于90%的莱姆病螺旋体,人感染莱姆病螺旋体2~4周后,体内即可出现抗OSPA特异性抗体,持续时间长达数年,并且OSPA与其他微生物的交叉反应性低,这提示其在临床诊断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同时OSPA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能够诱导具有高度保护作用的......
作者:于东冬;王峰;牛俊奇;王春生;马敬民 刊期: 2006- 01
-
结核分枝杆菌ESAT-6抗原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及其免疫原性
目的构建结核分枝杆菌抗原ESAT-6的真核表达质粒,并研究其免疫原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自结核分枝杆菌H37Rv基因组DNA中扩增esat-6基因片段,定向亚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VAC,构建pVAC-esat-6重组质粒;利用脂质体介导的转染技术,将其导入VeroE6细胞,RT-PCR法检测mRNA表达情况,Western-blot法鉴定表达产物;重组质粒经基因枪免疫小鼠后,采用酶......
作者:温见翔;吴少庭;陈群;秦莉;林绮萍;袁仕善;张仁利;高世同;黄达娜 刊期: 2006- 01
-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患者血清中抗-SARS-CoV IgG、病毒RNA和N蛋白的动态变化
目前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诊断主要是用免疫荧光法(IF)、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蛋白印迹法(WB)检测SARS-CoV特异性抗体和/或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检测SARS-CoVRNA.虽然RT-PCR对早期诊断SARS是可靠的,但其检出率较低,仅为37.5%~50%[1,2].IF、ELISA和WB检测SARS特异性抗体的检出率虽可高达90%以上,但一般在发病后2~......
作者:刘学恩;李杰;李永华;王玲;李彤;朱万孚;庄辉 刊期: 2006- 01
-
乙型肝炎病毒HBeAg与AK026018基因表达产物的结合能力
目的验证乙型肝炎病毒HBeAg与AK026018基因表达蛋白在细胞内及细胞外的结合作用.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从HepG2细胞中扩增AK026018基因序列,构建真核表达载体,与HBeAg真核表达载体共转染营养缺陷酵母细胞,观察生长情况.同时进一步应用网织红细胞裂解体外翻译及免疫共沉淀系统,验证AK026018蛋白与HBeAg间的确切结合作用.结果经限制性内切酶分析和DN......
作者:李伯安;刘岩;李靖;舒翠莉;何卫平;戚扬;侯俊;程云 刊期: 2006- 01
-
黑龙江省慢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的血清型及其临床意义
慢性丙型肝炎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严重疾病.我国丙型肝炎的感染率为3.2%[1],国内HCVRNA基因型主要为1b和2a.不同地区丙型肝炎的血清型不同,不同血清型的致病性不同,对干扰素治疗的反应也不一致[2].我们随机选取黑龙江省120例慢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进行HCV血清型的检测并探讨其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
作者:于建武;赵勇华;李晓光;李树臣 刊期: 2006- 01
-
外周血前列腺素2及CD69水平对慢性乙型肝炎感染者免疫状态的影响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早期,特异性免疫应答产生之前自然杀伤(NK)细胞可溶解被病毒感染的细胞.已知前列腺素(PGE)2在体外对细胞和体液免疫反应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作者:丛雅琴;姜玉杰;王昭;张锑;徐从高;王凯 刊期: 2006- 01
-
腺病毒3型急性呼吸道感染暴发流行的病原学调查
目的以血清学方法证实2004年江苏省苏北地区中小学生腺病毒3型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暴发流行.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患者急性期IgM抗体、恢复期IgG抗体;应用中和试验方法检测患者急性期、恢复期血清和未患病学生对照血清的中和抗体,并应用SPSS11.0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患者急性期IgM抗体阳性率为3.7%,恢复期IgG抗体阳性率为44.4%,恢复期中和抗体阳性率为59.5......
作者:蒋露芳;居丽雯;姜仁杰;林玉尊;周联娣;俞顺章;姜庆五 刊期: 2006- 01
-
人感染猪链球菌病
猪链球菌(Streptococcussuis)可感染猪等牲畜,也可感染人,是一种人畜共患病病原.依据荚膜多糖抗原的不同,猪链球菌可分为35个血清型(1~34和1/2),常见的致病血清型为2型.2005年6月下旬开始,四川资中等地出现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疫情,为加深对此病的认识,现将国内外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的有关研究综述如下.......
作者:姚开虎;杨永弘 刊期: 2006- 01
动态资讯
- 1 重型病毒性肝炎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34例分析
- 2 病毒性肝炎的病理组织学分型探讨——附294例肝穿刺组织检查
- 3 第七次全国感染病学术会议纪要
- 4 广州地区医务人员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的临床特点
- 5 暴发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诊断和治疗
- 6 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阳性的中国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52周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 7 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肝组织T淋巴细胞CD28的表达
- 8 结核感染与Toll样受体
- 9 有关文稿中法定计量单位的书写要求
- 10 耐氟康唑白念珠菌ERG11的基因突变
- 11 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在肝硬化伴门静脉高压中应用的新认识
- 12 丙硫咪唑治疗肠线虫感染几种疗法的比较
- 13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定量检测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应用
- 14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疫苗研究进展
- 15 缓慢血浆置换、血液透析联合生物人工肝治疗重型肝炎
- 16 血清透明质酸、Ⅲ型胶原氨基肽、Ⅳ型胶原及层粘蛋白与PGA指数对肝纤维化的诊断意义
- 17 副伤寒甲沙门菌病原学诊断及药物敏感的临床应用
- 18 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12例临床分析
- 19 侵袭性真菌病免疫治疗策略与研究进展
- 20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丙氨酸转氨酶异常但<2倍正常值上限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4周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