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科协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传染病、 寄生虫病专业学术期刊。主要报道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包括临床各科内各种感染性疾病)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及与传染科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交流中医、中西医结合的临床经验,介绍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和国际上有关传染病(感染性疾病)研究的新进展。主要设有述评、专论、基础论著、临床论著、综述、讲座、临床病理(病例)讨论、国际交流、病例报告、会议纪要及国内外学术动态等栏目。主要读者对象为广大的传染病(感染病)科医师。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传染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0-668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365/R
邮发代号: 4-352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3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84
-
1985
-
1986
-
1987
-
1988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华传染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0-6680
- 国内刊号:31-1365/R
- 出版周期:月刊
-
重症病毒怔肝炎并发肺水肿15例分析
重症病毒性肝炎(重症肝炎)并发肺水肿,临床虽非少见,但文献报道不多.本文将我院收治的15例重症肝火死亡并经尸体解剖(尸解)证实有肺水肿者作一初步分析.......
作者:顾长海;朱梅刚;王志新 刊期: 1984- 01
-
重症肝炎合并DIC 22例分析
本文收集我院1976至1982年间的22例重症肝炎合并DIC病例,加以分析,探讨其发病机理和治疗.一、诊断依据(一)重症肝炎:根据1978年杭州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诊断标准,22例中,急性重症5例,亚急性重症15例,慢性重症2例.......
作者:江圣勇 刊期: 1984- 01
-
肝炎及肝硬化患者血清钙、磷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为探索肝脏疾病对钙、磷代谢的影响,我们对107例肝炎及肝硬化患者作了系统的临床观察,现总结如下.一、对象及方法......
作者:吴光驰;徐庆芬;吴希芝;刘国全;刘忠文 刊期: 1984- 01
-
血凝法测定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内HBsAg白蛋白受体的研究
近年来一些学者发现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的血清能与多聚人血清白蛋白(简称PHSA)起反应,这种现象虽然在某些患者中是由于存在着抗白蛋白抗体,然而在HBsAg阳性、特别是HBeAg阳性血清中尤为明显.继而发现在HBsAg表面有PHSA的受体,并认为与HBV的感染性有关[1,2].本文报告用血凝法测定PHSA结合力的临床意义及其与HBeAg的关系.......
作者:姚光弼;张利民;吴曼芳;唐生杰;田月芬 刊期: 1984- 01
-
寄厚望于传染病临床专业人员
传染病专业人员的含义较广,诸凡防疫工作者、流行病学工作者、微生物学工作者、免疫学工作者、寄生虫学工作者、临床微生物检验人员、传染病科医护人员等均包括在此范畴内,这里只对传染病科医生的职责谈谈个人的看法.......
作者:戴自英 刊期: 1984- 01
-
国内肝炎研究近况
自1978年杭州全国病毒性肝炎(简称肝炎)学术会议以来,我国肝炎防治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现根据1983年郑州全国第二届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中交流的400余篇肝炎论文,结合近年国内报道,就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概述.......
作者:康来仪;姚光弼 刊期: 1984- 01
-
流行性出血热及其他传染病研究近况
一、流行性出血热(EHF)近年来,国内外对流行性出血热的研究都很重视,1976年以来,本病在病原学、血清学、流行病学、免疫机理、临床诊断和防治等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本病分布乎亚洲、欧洲等地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动物宿主也相继发现有野鼠、家鼠和实验室用的大自鼠三种类型.......
作者:巫振欧;屠中元;鄢裕光 刊期: 1984- 01
-
杭州地区甲型肝炎感染情况调查
我们在建立提取甲型肝炎(甲肝)抗原方法后,以A蛋白酶联免疫法确立其抗-HAV阳性光密度(OD)临界值,并对杭州地区人群甲肝感染率进行调查,现将方法和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汪义和;刘如星;邵芯仪;潘荫华 刊期: 1984- 01
-
反向被动血凝中和抑制法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体的初步研究
对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抗-HBs)的测定,目前国内主要采用被动血凝(PHA)法,但检出的阳性率偏低;而放射免疫(RIA)法的检出阳性率虽高,但因受设备条件限制,普及推广尚有一定困难.为此,我们采甩反向被动血凝(RPHA)中和抑制法检测抗-HBs,认为本法特异可靠、重复性好、检出率比PHA法为高,具有推广应用价值.现将操作方法与实验结果介绍如下:......
作者:余乾炎;刘克洲;章明太;张秀芝;蒋自钟 刊期: 1984- 01
动态资讯
- 1 马来丝虫幼虫经细胞毒作用后氨基酸的变化
- 2 赫氏埃希菌致感染性腹泻一例
- 3 2型登革病毒临床分离株感染Balb/c小鼠后Th2类主要细胞因子的动态变化
- 4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学纤维化分期与血清肝纤维化相关指标的关系
- 5 脑型疟疾一例
- 6 血清微小核糖核酸-595在慢性乙型肝炎肝功能衰竭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与疾病预后的关系
- 7 干扰素治疗前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学和组织学观察
- 8 福建地区首例境外输入性内脏利什曼病
- 9 内毒素耐受小鼠脾脏CD11clow CD45RBhigh树突状细胞培养与生物学特性鉴定
- 10 丙型肝炎病毒1b亚型E2区序列与干扰素治疗应答的关系
- 11 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腹水培养阳性的病原菌分析
- 12 携带IFN-5α基因的HBV DNA质粒构建及其表达
- 13 胸腔积液和血清中脯氨酸肽酶检测对结核性和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
- 14 内毒素对肥大细胞释放白细胞介素-4的影响
- 15 关于一稿两投问题处理的声明
- 16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活性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及其在伯氨喹治疗疟疾中的应用
- 17 微小核糖核酸-34a对肝星状细胞增殖及活化的影响
- 18 乙型脑炎病毒E蛋白基因的克隆及其在大肠埃希菌中的表达
- 19 臭鼻克雷伯杆菌败血症一例
- 20 司他夫定中枢神经毒性研究